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郑州再度“起航” 未来三年更注重改善民生
人均住房面积将超21平方米
城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超74岁 再就业率保持在75%
郑州市《2009~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》(初稿)近日出炉。未来几年,城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要超过74岁,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21平方米。
未来三年更注重民生
城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超74岁
《2009~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》确定了未来3年,郑州在政务环境、法治环境、生活环境等7项创建方面要实现的目标,将为2011年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。
规划要求加快“数字郑州”建设,完善交互式办公网络,今年年底前建成由政府综合服务信息系统、社会公众基础数据信息系统、社会公众服务信息网、社会公众呼叫系统四部分组成的“郑州市电子财务社会公众服务系统”,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。
为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,10月前还要开通县(市)、区法律服务热线,健全区、街道、社区人民调解组织,帮助群众正确选择解决治安纠纷、民间纠纷的渠道和方式。
除了要确保郑州市国民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、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率居全省首位,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外,今后几年,郑州市政府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。
规划要求,城市居民的贫困率要控制在3%以下,恩格尔系数保持在35%以下,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4岁,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21平方米,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率保持在75%左右。
奋战9年依然不离不弃
赵建才说创建是为了百姓生活更殷实
据悉,全国文明城市每3年评选一次,要想申报必须先获得“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(城区)”称号,随后才能申报下一届文明城市。
郑州市自2000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,曾于2002年、2005年和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“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(城区)”称号,但因种种原因,一直未能荣获含金量最高的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。
对此,不少市民颇有微词,认为创建只是形式上的,关键是内容。作为政府,要关注民生;作为市民,要提高素质。做好自身的工作,让自己的城市成为文明的标准,那就不需要我们再费时费力费资搞“创建”了。
针对这一观点,今年5月份与网友交流时,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解释说,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,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并不在创建本身,如何实现持续的、长效的、全面的传承和提升城市文明,使古都名城郑州更加现代、更加文明,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、百姓生活更加殷实,这才是我们搞创建的真正意义。
“如果你有了这种信念和使命,不管创建过程如何艰辛、历经多少困难,你都会快乐地体验为人民谋福祉的过程”。
目前,郑州市正在集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、开展优良秩序整治、开展优质服务创建行动、开展公共文明创建活动4个专项行动,准备迎接中央文明办的年度公共文明指数测评。
名词解释
恩格尔系数
是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占生活消费的支出的比重。
一般来说,随着收入的增加,恩格尔系数趋向下降,居民生活水平相应提升。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恩格尔系数在60%以上的是贫困,50%~60%的为温饱,40%~50%的为小康,30%~40%的为比较富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