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、省长夏宝龙在全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现场会上说:浙江省政府恨不得所有的浙商在家乡都有一块大项目,以展示浙商一生的奋斗成果。
(一)
七八百万在外浙商活跃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,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团体,多么大的经济实体,怎能不重视浙商?浙江是浙商的“父母亲”,是浙商的家,浙江怎么对待自己这些在外的“儿子”?
去年浙江提出来加快实施“浙商回归”工程,浙商积极响应号召,现在终于有了结果,还是一连串的成果。
旅游业在勇立潮头,浙江大有可为。浙江已有的和在建的所有旅游项目都要提升档次,包括西湖和钱塘江。政府要善待这些商人,浙商投资旅游得有实力,因为旅游项目见效需要8年,甚至10年的时候。
很多浙商跑到外省去,开始了第二次投资热潮,建了大厂房、大酒店,搞了大发展,当地经济也发展壮大起来。这是个好事,要支持,投资永远是浙商的动力,投资永远是不会枯竭的源泉。没有一个浙商说“我投完这个项目就不再投了”。商人就是逐利的,要想取得更大的利润就必须投资。
现在浙商开始第三波投资了,浙商要投到浙江来。为什么呢?时候到了,浙商走的时候二十多岁,在外奋斗了二十多年,也都四五十岁了,也该回家了。浙江省政府恨不得所有的浙商在家乡都有一块大项目,以展示浙商一生的奋斗成果,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看多好。
“儿子”要回来,怎么办?
政府一定要做三个工作。第一个工作是迎接在外的“儿子”。要给他“找房子”(地方),根据回老家作贡献的大小决定给予“房子”的面积大小、“朝向”等问题。
第二个工作是要对“懒儿子”进行教育。外面闯荡江山的“儿子”都要回来,土地不够怎么办?都要真正的统筹规划,同时对在家的“懒儿子”进行教育,“腾笼换鸟”。
第三个工作是开展学习“好儿子”活动。当然,好“儿子”也不是非得从外面回来,有的“儿子”就在家里创业,勤俭持家,比如森马集团,每年给政府上交八个多亿的税。浙江准备以政府的名义给予森马几千万元的奖励,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。森马给“父母”、“家里”做了这么大的贡献,奖励是应该的。
全省就是一个“大家庭”。百善孝为先,哪位浙商对浙江的贡献大,政府都可以论功行赏。
各市县政府要在浙商回归这件事上多动脑筋。只要抓住了我们的浙商,就是抓住了我们浙江发展的源头,就是抓住了我们浙江发展的原动力。
(二)
浙商有一个习惯,宁做鸡头不做凤尾,都不想当老二,这在市场经济不发达时是可以的,还没有加入WTO时也是可以的。但发展到今天成为了大市场经济,整个世界是一个市场,整个国家是一个市场,浙商如果再单打独斗,有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了,所以抱团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浙商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有的外省企业家手上带着七八个戒子,有什么用呢?这些都是俗的,真没什么意思,没层次,品位不够。什么才是品位?比如在800多亩土地上投资100多个亿,我对这样的“品位”最欣赏。
所以浙商要抱团。一个商会里,你拿100万元,我拿1000万元,他出500万元,成立一个公司,有规模,银行也好贷款,做好了还能出几个上市公司,对浙江的经济发展都有好处。 |